
点击进入
黑龙江海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伦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西郊,地理位置为北纬47º26´,东经126º38´,是中国科学院在我国东北黑土区设置的长期的、综合性的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基地。
海伦站站区所代表的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总面积为70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74万公顷,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北部及辽宁省北部,其中黑龙江省黑土耕地面积为360万公顷,占东北黑土总耕地面积的76%。海伦市位于东北黑土区的中心,是我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市)。海伦站是我国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1、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战略与建设东北优质商品粮基地的需求,研究区域农业资源、环境长期变化规律与发展态势;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过程与规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提高生产力途径;黑土退化机理与生态修复;区域农业持续高效发展模式与配套技术。为区域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建站目标
根据国家生态网络台站的总体布局,建成研究力量雄厚、人才队伍结构合理、设备先进、生活设施完善、通信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我国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野外研究站,使之成为:
区域农业资源、环境要素长期系统观测基地;
黑土农业生态领域的研究基地;
区域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推广基地;
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基地;
农业生态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普教育基地。
3、主要任务
①区域农业资源、环境要素长期系统观测研究
通过长期系统定位观测,研究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水文、土壤、大气、生物等要素动态变化规律及演变趋势,探明全球变化、人类活动对区域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提出人工管理下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响应对策,为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环境的改善和区域自然环境成本及区域绿色GDP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②黑土农田生态系统过程与生产力形成机制研究
采用长期定位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深入探讨农田土壤——作物——大气之间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揭示黑土农田系统主要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机制,为发挥作物生产潜能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③退化黑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开展人类强烈干预下黑土农业生态系统长期演变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黑土退化机理与修复研究;有害元素及化学品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迁移、积累规律与化肥应用的生态风险研究,寻求缓解或消除对环境污染的途径与措施;研究黑土农业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体系,为提高黑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与优化管理方法。
④建立黑土区农业综合知识库
建立黑土区农业资源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观测资料数据库、研究成果等数据库,构建黑土区农业综合知识库,为国家农业宏观研究、生态系统网络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为黑土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及区域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咨询,为从事黑土研究的国内外学者构建研究信息平台。
4、杰出贡献
海伦站经过30多年的长期生态要素监测与生态过程研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而且提升了黑土农田生态方面的研究水平,建成了典型黑土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基地,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基地、青年人才的培养基地、国内外合作交流基地。这些科研基础条件的发展与完善,不仅为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及CERN提供了丰富、可靠的数据资源,而且也提升了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学研究水平以及国内外影响力,已经成为研究所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
(1)科学研究基地
基于长期实验平台以及监测数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研究所的项目争取与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例如,基于海伦站,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了973课题、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院先导专项、院STS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一系列国家和院属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提升了研究所农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如2011-2015年度,基于海伦站的研究工作,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PNAS上发表论文1篇。
(2)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基地
基于长期的科学研究,海伦站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海伦站也成为最新研究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基地。例如,黑土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大豆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大豆品种选育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三个技术模式的示范和推广在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黑土农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在黑龙江电视台第七频道也做了报道。
(3)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基地
海伦站每年接待农业生态相关专业的本科实习生约50人,每年来站开展研究的客座研究生超过20人。海伦站与国内多家大学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生态所、南京土壤所等;国际合作方面,来站参观交流的外宾每年平均超过20人次,与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海伦站是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人才培养和科研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
5、人员队伍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职务 | 任务分工 |
韩晓增 | 学士 | 研究员 | 站长 | 综合管理 |
李禄军 | 博士 | 副研究员 | 副站长 | 科研管理 |
刘长江 | 硕士 | 研究员 | 副站长 | 后勤管理 |
王守宇 | 硕士 | 高级工程师 | 职工 | 生物监测 |
郝翔翔 | 博士 | 工程师 | 职工 | 土壤监测 |
张志明 | 硕士 | 工程师 | 职工 | 水分监测 |
李 猛 | 硕士 | 工程师 | 职工 | 气象监测 |